摩洛哥《经济报》10月9日报道,由于结构性干旱,摩洛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从20世纪60年代的2500立方米下降到不足600立方米。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摩洛哥全力推进海水淡化,目前已取得长足进步。
Renub Research报告显示,摩洛哥海水淡化市场的价值预计2033年将达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8.7%。目前,摩洛哥已有17座海水淡化厂投入运营,另有4座在建、9座处于规划阶段。卡萨布兰卡即将建成非洲最大的海水淡化厂,年产能达3亿立方米。到2033年,全国海水淡化年产能预计将达到17亿立方米,将充分满足城乡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由于海水淡化能耗高,每立方米海水需要4-6千瓦时的电力,摩洛哥正积极推动新建海水淡化厂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以降低成本和碳排放。近期的招标项目已强制要求使用清洁能源,这推动了ENGIE、Abengoa、Acwa Power或Suez等国际能源企业积极与摩洛哥国家电力和饮用水办公室(ONEE)寻求合作。根据RES4Africa基金会和AFRY集团的联合研究,这种水能协同效应最终可能占到全国绿色能源总量的5%。
尽管发展迅速,摩洛哥海水淡化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淡化水成本约0.7-1美元/立方米,水库水成本为0.3-0.4美元。若无补贴机制,这种差价可能会给地方社区和农业领域(尤其是在苏斯和南部地区)带来压力;二是海水淡化排放的高盐度卤水引发了复杂的环境问题,摩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矿物回收工艺,以提取高附加值的盐和金属,但其工业应用仍然有限;三是多部门协调存在效率瓶颈。
Renub Research指出摩洛哥海水淡化行业快速发展得益于以下五个因素:一是长期的水资源压力,水资源日益稀缺需要结构性应对,海水淡化成为长期解决方案;二是积极的公共投资计划,摩政府通过“2020-2027年国家饮用水和灌溉供应计划”拨款115亿美元;三是能源协同效应,将太阳能和风能融入海水淡化厂,可使成本降低15%至25%,同时有助于实现国家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52%的目标;四是国际融资支持,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绿色气候基金等多边机构将摩洛哥视为非洲可持续水利工程的典范予以支持。五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吸引了Acwa Power、ENGIE、Suez、Abengoa和Taqa Morocco等国际集团参与海水淡化厂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